我在廣州生活了超過十年,偶爾會聽到一些人談起廣州和其他城市的對比,印象比較深的是,以前的一個老闆去了趟美國旅遊,回來後我問他你覺得紐約怎麼樣,他似乎有點一臉嫌棄:看那些建築裝飾,大多都比較老舊了,甚至很多都比不上廣州的大氣和現代……我一臉茫然。然後,聽得最多的莫過於廣州和深圳的對比,流行坊間的說法是,深圳無論在城市規劃還是現代化摩登程度,都遠遠拋離廣州了。再者,近年去台灣旅遊的人回來總是這樣的論調:台灣不行了,城市面貌破舊不堪,和廣州比差遠了……
誠然,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廣州的城市面貌的確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CBD奇形新異的高樓比比皆是,道路系統也幾經翻新,大型高檔的shopping mall隔幾條街就一個,深圳那邊那就更甚了……如果在走馬觀燈的旅行者眼中,國內眾多城市的確在現代化程度/琳琅商品陳列/美食分佈…這些層面足以傲視群雄,引以為傲的。然而,除了這些表面光鮮和衣食物欲以外,“城市”這個滿足現代人的區域概念還應該承載著什麼內容呢?
一個城市,除了在茶餘飯後被人談起其光鮮靚麗的高樓及正宗美食藏在哪里以外,在這個城市的普通居民眼中,它還應該是:
· 我今天出門會不會又遇上堵車呢?
· 前天傍晚在地下隧道那位靠演唱為生的年輕人被城管趕走了嗎?
· 家中小孩發燒了,希望去到醫院裏不會人滿為患吧。
· 這個週末有什麼好的畫作展覽或者聲樂演出值得去看看的呢?
· 街頭報攤的封面內容是千遍一律的主旋律呢,還是值得我探頭看看的有趣內容?
· 區政府的做法實在太離譜了,我上網痛罵它兩句不會遭到報復吧?
· 我出門時頭頂上那蒼穹,是長久的湛藍,抑或是持續的灰霾呢?
……
有太多的維度去品味一座城市了,如若僅僅看它是否有珠光寶氣的建築外貌,是否有微信支付寶的便捷…憑此去評斷一個城市的優劣,未免太過於片面獨斷了。
一個城市,首先,它是為居住於此人建造的,而不僅僅為了外人的眼光或領導的政績。昨晚,我在微信朋友圈post了三張台北的圖片,配以文字“空氣裏,是自由的味道”,隨即有一位朋友留言了:台北我覺得不如廣州。對此,我深深倒吸了一口氣。我並非一個專業的城市分析師,也沒很長時間呆在台北的經歷,但它還是給我很深觀感的一個城市:
· 台北沒有禁摩,但基本上主幹道上摩托車和汽車是相安無事的,少有衝突。街頭巷尾裏,停下來的摩托車也被整齊劃一地擺放得很好。
· 西門町裏的十字路口,每晚都有街頭表演者在謀生,他們沒有被員警趕走,相反,他們很自然很放鬆地在這裏施展他們的才藝。
· 我遇到的每個人都很和善,有一次向一個學生問路,告別她我們走出很長一段距離後,她還跟在身後,指引我們向左走而非向右,生怕給我們指錯路了,這責任感實在太過可愛。
· 大街上沒有響震天的鑽地施工噪音,小巷裏也沒人高嚷吵鬧,整個城市都安靜得像個文雅的素人。
· 空氣很清新,極少有霧霾天,自然環境保護得妥妥的。
· 在這裏你能上Youtube和Twitter,Google及Facebook的台灣總部也開設在這個城市裏,我在網上發言之前用不著自我審查。
……
也許我是有偏見的,對民主自由之地的喜愛的偏見,也許台北也有許多陰暗腐敗之處未為我所見,但不管如何,傾目之下,在我敏感的眼中,這比起香港,新加坡,或者廣州,深圳,這是一個更有親和力和暖意的舒適城市,我喜歡這裏。
我後來在留言裏給那個朋友回復了一句:廣州差台北太遠了。然而,在廣州這個與禪宗有著深厚淵源的千年貿易城市裏,我已經居住了十來年了,縱使它總在熱火朝天地推倒重建裏塵煙彌漫,但相比之下它的低房價和高包容,繁忙閒暇得濃淡相宜的居住氛圍,還總是讓我留戀。未來的時間長河裏,冀望它依然能堅守良知和溫婉,低調和不卑不亢的智慧吧。